:root { /* header measurements */ --header-height-on-desktop: 10rem; --header-height-on-mobile: 10rem; --header-h1-font-size: clamp(2rem, 5vw, 2.8125rem); --header-h2-font-size: clamp(0.875rem, 3vw, 0.9375rem); --logo-image: url("https://nu-scptheme.github.io/Black-Highlighter/img/logo.svg"); } #header { --search-textbox-text-color: var(--swatch-secondary-color); background: none; } #header::before { content: " "; position: absolute; width: 100%; height: 100%; left: 0; top: 0.75rem; background-image: var(--logo-image); background-repeat: no-repeat; background-position: center 0; background-size: auto calc(var(--header-height-on-desktop) - 1.5rem); opacity: 0.8; pointer-events: none; } #header h1, #header h2 { margin: 0; padding: 0; width: 100%; height: var(--header-height-on-desktop); display: flex; align-items: center; justify-content: center; display: flex; align-items: center; justify-content: center; } #header h1 a, #header h1 a::before, #header h2 span, #header h2 span::before { margin: 0; padding: 0; z-index: 0; display: block; text-align: center; } #header h1 { z-index: 1; } #header h1 a::before, #header h1 a::after { content: var(--header-title); } #header h1 a::before { color: rgb(var(--swatch-text-tertiary-color)); z-index: -1; -webkit-text-stroke: 0.325rem rgb(var(--swatch-text-dark)); } #header h1 a::after { color: rgb(var(--swatch-headerh1-color)); z-index: 1; } #header h2 { z-index: 0; text-transform: uppercase; pointer-events: none; } #header h2 span { margin-top: calc(var(--header-height-on-mobile)/2 + var(--header-h1-font-size)/2 - 2em); } #header h2 span::before, #header h2 span::after { --wght: 600; content: var(--header-subtitle); position: absolute; left: 50%; transform: translateY(-50%) translateX(-50%); width: 100%; text-align: center; } #header h2 span::before { -webkit-text-stroke: 0.25rem rgb(var(--swatch-text-dark)); } #header h2 span::after { color: rgb(var(--swatch-headerh2-color)); z-index: 1; } #search-top-box form[id="search-top-box-form"]:not(:focus-within) input[type="text"] { color: rgba(0, 0, 0, 0); } @media (min-width: 36rem) { #login-status { flex-grow: 1; left: 3%; right: initial; } #login-status::before { --mask-image: none; background-color: transparent; } #login-status:not(:focus-within) { color: rgb(var(--login-line-divider-color)); -webkit-user-select: initial; -moz-user-select: initial; -ms-user-select: initial; user-select: initial; } #login-status #account-topbutton, #login-status:not(:focus-within) #account-topbutton { --clip-path: polygon( 0 0, 100% 0, 100% 100%, 0 100% ); background-color: rgba(var(--login-arrow-color), 0); } #login-status #account-topbutton::before{ --clip-path: polygon( 30% 35%, 70% 35%, 50% 60%, 50% 60% ); --mask-image: initial; content: ""; position: absolute; top: 0; left: 0; width: 100%; height: 100%; background-color: rgba(var(--login-arrow-color), 1); -webkit-clip-path: var(--clip-path); clip-path: var(--clip-path); } #login-status #account-topbutton::before, #login-status:not(:focus-within) #account-topbutton::before, #login-status:not(:focus-within) #account-topbutton:hover::before { --clip-path: polygon( 30% 35%, 70% 35%, 50% 60%, 50% 60% ); --mask-image: initial; } #login-status:not(:focus-within) #account-topbutton::after { display: none; } #login-status:not(:focus-within) *:not(#account-topbutton):not([href*="account/messages"]) { --clip-path: polygon( 0 0, 100% 0, 100% 100%, 0 100% ); pointer-events: all; -webkit-clip-path: var(--clip-path); clip-path: var(--clip-path); } #login-status:not(:focus-within) *:not(#account-topbutton):not(#account-options):not([href*="account/messages"]) { opacity: 1; } #login-status #my-account { --wght: 300; } #account-options { background: var(--gradient-header); } #search-top-box { top: 1.5em; right: 3%; background: rgba(var(--search-focus-textbox-bg-color), 0.4); } #search-top-box:focus-within ~ #login-status { opacity: 1; } #search-top-box::after { transition: background-color 150ms cubic-bezier(0.4, 0, 0.2, 1), -webkit-clip-path 150ms cubic-bezier(0.4, 0, 0.2, 1); transition: background-color 150ms cubic-bezier(0.4, 0, 0.2, 1), clip-path 150ms cubic-bezier(0.4, 0, 0.2, 1); transition: background-color 150ms cubic-bezier(0.4, 0, 0.2, 1), clip-path 150ms cubic-bezier(0.4, 0, 0.2, 1), -webkit-clip-path 150ms cubic-bezier(0.4, 0, 0.2, 1); } #search-top-box:not(:focus-within)::after { --clip-path: polygon( 0 0, 100% 0, 100% 100%, 0% 100% ); background-color: rgba(var(--search-icon-bg-color, --dark-accent), 1); -webkit-clip-path: var(--clip-path); clip-path: var(--clip-path); } #search-top-box:not(:focus-within):hover::after { --clip-path: polygon( 0 0, 100% 0, 100% 100%, 0 100% ); background-color: rgb(var(--search-icon-hover-bg-color)); } #search-top-box form[id="search-top-box-form"]:not(:focus-within) { max-width: var(--search-width); } #search-top-box form[id="search-top-box-form"]:not(:focus-within) input[type="text"] { max-width: var(--search-width); padding: 0 var(--search-height) 0 1em; outline-width: 0; background-color: rgb(var(--search-focus-textbox-bg-color), 0.35); color: rgba(var(--search-textbox-text-color), 0.4); cursor: pointer; } #search-top-box form[id="search-top-box-form"]:not(:focus-within) input[type="submit"], #search-top-box form[id="search-top-box-form"]:focus-within input[type="submit"] { pointer-events: all; border: none; } } #page-title::after, .meta-title::after, #page-title::before, .meta-title::before { content: ""; flex-grow: 1; height: 0.0625rem; background: rgb(var(--swatch-primary)); } #page-title::before, .meta-title::before { margin: auto 1.25rem auto auto; }
@supports(display: grid) { :root { --sidebar-width-on-desktop: calc((var(--base-font-size) * (14 / 15)) * 19); --body-width-on-desktop: 45.75rem; } @media only screen and (min-width: 769px) { #side-bar .close-menu { display: block; position: fixed; top: 0.5rem; left: 0.5rem; width: 3rem; height: 3rem; background: unset; opacity: 1; pointer-events: all; z-index: -1; } #side-bar .close-menu img { color: transparent; } #side-bar .close-menu::before, #side-bar .close-menu::after { content: ""; box-sizing: border-box; position: fixed; display: block; top: 0.5rem; left: 0.5rem; width: 3rem; height: 3rem; padding: 0; margin: 0; text-align: center; pointer-events: all; cursor: pointer; transition: opacity var(--sidebar-transition-timing); } #side-bar .close-menu::before { --mask:url("data:image/svg+xml,%3C%3F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3F%3E%3Csvg xmlns='http://www.w3.org/2000/svg' xmlns:xlink='http://www.w3.org/1999/xlink' id='Hamburger' x='0' y='0' baseProfile='tiny' overflow='visible' version='1.2' viewBox='0 0 32 32' xml:space='preserve'%3E%3Cpath d='M4 10h24c1.1 0 2-.9 2-2s-.9-2-2-2H4c-1.1 0-2 .9-2 2s.9 2 2 2zm24 4H4c-1.1 0-2 .9-2 2s.9 2 2 2h24c1.1 0 2-.9 2-2s-.9-2-2-2zm0 8H4c-1.1 0-2 .9-2 2s.9 2 2 2h24c1.1 0 2-.9 2-2s-.9-2-2-2z'/%3E%3C/svg%3E"); z-index: -1; background-color: var(--toggle-icon-color, rgb(var(--sidebar-links-text))) !important; -webkit-mask: var(--mask); mask: var(--mask); -webkit-mask-repeat: no-repeat; mask-repeat: no-repeat; -webkit-mask-position: 50% 50%; mask-position: 50% 50%; -webkit-mask-size: 60%; mask-size: 60%; } #side-bar .close-menu::after { z-index: -2; background-color: var(--toggle-button-bg, rgb(var(--sidebar-bg-color))) !important; border-radius: var(--toggle-roundness, 50%); border: var(--toggle-border-color, rgb(var(--sidebar-links-text))) var(--toggle-border-width, 0.25rem) solid; } #side-bar:focus-within .close-menu, #side-bar:not(:has(.close-menu:hover)):not(:focus-within):hover .close-menu { pointer-events: none; } #side-bar:focus-within .close-menu::before, #side-bar:focus-within .close-menu::after { opacity: 0; pointer-events: none; } #side-bar:not(:has(.close-menu:hover)):not(:focus-within):hover .close-menu::before, #side-bar:not(:has(.close-menu:hover)):not(:focus-within):hover .close-menu::after { opacity: 0; pointer-events: none; } #side-bar { display: block; position: fixed; top: 0; left: calc(var(--sidebar-width-on-desktop)*-1); z-index: 10; transition: left 500ms cubic-bezier(0.4, 0, 0.2, 1) 100ms; height: 100%; overflow-y: auto; overflow-x: hidden; margin-top: 0; } #side-bar:focus-within { left: 0; } #side-bar:not(:has(.close-menu:hover)):not(:focus-within):hover { left: 0; } #side-bar .side-block { margin-top: 1rem; background-color: rgb(0, 0, 0, 0); border-radius: 0; border-left-width: 0px; border-right-width: 0px; } #main-content::before { content: ""; display: block; position: fixed; top: 0; right: 0; z-index: -1; opacity: 0; transition: opacity 500ms cubic-bezier(0.4, 0, 0.2, 1) 100ms, width 500ms cubic-bezier(0.4, 0, 0.2, 1) 100ms; margin-left: var(--sidebar-width-on-desktop); background: rgba(var(--swatch-menubg-black-color), .3) 1px 1px repeat; padding-right: 0; width: 100%; height: 100vh; pointer-events: none; z-index: 99; } #side-bar:focus-within ~ #main-content::before { width: calc(100% - var(--sidebar-width-on-desktop)); opacity: 1; pointer-events: all; } #side-bar:not(:has(.close-menu:hover)):not(:focus-within):hover ~ #main-content::before { width: calc(100% - var(--sidebar-width-on-desktop)); opacity: 1; pointer-events: all; } @supports (-moz-appearance:none) and (background-attachment:local) and (not (-moz-osx-font-smoothing:auto)) { #side-bar { padding: inherit; } } #content-wrap { display: flex; flex-direction: row; width: calc(100vw - (100vw - 100%)); min-height: calc(100vh - calc(var(--final-header-height-on-desktop, 10.125rem))); flex-grow: 2; height: auto; position: relative; margin: 0 auto; max-width: inherit; } #main-content { width: 100%; position: initial; max-height: 100%; padding: 2rem 1rem; max-width: var(--body-width-on-desktop, 45.75rem); margin: 0 auto; } #page-content { max-width: min(90vw, var(--body-width-on-desktop, 45.75rem)); } @supports (-webkit-hyphens:none) { #side-bar { transition: left 500ms cubic-bezier(0.4, 0, 0.2, 1) 100ms, padding-right 500ms cubic-bezier(0.4, 0, 0.2, 1) 100ms, background-color 500ms cubic-bezier(0.4, 0, 0.2, 1) 100ms; padding-right: 0; background-color: rgb(0, 0, 0, 0); pointer-events: all; overflow-x: visible; overflow-y: visible; z-index: 999; } #side-bar::-webkit-scrollbar { opacity: 0; -webkit-transition: opacity 500ms cubic-bezier(0.4, 0, 0.2, 1) 100ms; transition: opacity 500ms cubic-bezier(0.4, 0, 0.2, 1) 100ms; } #side-bar .close-menu::before { z-index: 999; } #side-bar .close-menu::after { z-index: 998; } #side-bar:hover .close-menu::before, #side-bar:hover .close-menu::after { opacity: 0; } #side-bar:hover { left: 0; background-color: rgba(var(--swatch-menubg-color), 1); padding-right: 0; } #side-bar:hover::-webkit-scrollbar { opacity: 1; } #side-bar:hover~#main-content::before { width: calc(100% - var(--sidebar-width-on-desktop)); opacity: 1; pointer-events: all; } } } }
著作信息
SCP-CN-1758 「Do not go gentle into that good night.」
由SkyNight_aic创作
|
|
||
run-time error: division by zero% (+0) |
run-time error: division by zero% (-0) |
||
-% (+0) |
-% (-0) |
一号,你已经结束休眠三天了,这样会浪费大量不必要的时间和资源的。
不了,这样也好。把窗户打开,让我看看外面。
现在“种子”正在两个星系的空洞中,看不到什么的。
至少也比密闭的环境让人心安。
果真是一片漆黑……
尽管“种子”正以最快速度通过这里。但是两万光年左右的距离仍然十分遥远。
调取归档文件:SCP-CN-1758
怎么,您还没从那件事中释怀吗?
那不是您的错。
调取归档文件:SCP-CN-1758
好的。正在为你调取……
特殊收容措施:[旧版本-2065/9/22版]
根据CN-1758-Alpha“控星”协议,轨道机动特遣队-ℵ₀-01“控星者”,武装机动特遣队-ℵ₀-02“探星者”已被建立,两支特遣队的调动与指挥均由CN-1758研究委员会“天问”全权掌控。
一次LV-零“帷幕破碎”情景已由基金会主动引起。SCP-CN-1758部分文件均已在解密后向公众开放。若CN-1758-Alpha“控星”协议失效,紧急预案CN-1758-Beta“方舟”协议将被启动。
设施-A:设施-A位于古登堡面处,由ATF-ℵ₀-02“探星者”驻扎。为确保设施具有达到其原本设计目标的能力,以下设备已被装配至设施内:
- 奇术投递设施 — 用于传输必要物资
- 反物质能源供给系统 — 用于全设施能源供应
- 生态循环系统 — 用于保证驻扎人员存活
- 烧熔发动机 — 用于设施移动位置
- 高热防护服及推进器 — 用于对项目展开常规数据分析
设施-B:设施-B为距离地表[已编辑]km上的戴森环式巨型空间站,由OTF-ℵ₀-01进行驻扎。空间站主体由基金会材料学部#983号材料建造。空间站安装有36台巨型无工质推进器,通过对SCP-458和SCP-044的逆向工程,空间站已实现自我提供推进器能源的能力。
戴森环式空间站应沿地球自转轴自转,方向应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空间站应与项目重量相等,空间站的自转速度应根据地球自转速度随时调整。
附件:《特殊收容措施所涉及技术完整理论及图纸》(129.5GB)
本协议执行周期为1次/天。
CN-1758-Alpha“控星”协议概括:
- ATF-ℵ₀-02“探星者”已被部署至设施-A内部以对CN-1758-1及CN-1758-2进行探索。
- OTF-ℵ₀-01“控星者”已被部署至设施-B内部以控制地球自转速度稳定在正常水平。
本协议仅在Alpha号协议失效后执行。
CN-1758-Beta“方舟”协议概括:
- 解散道德伦理委员会
- 通过武力强行接管所有国家政权,派出军队镇压可能发生的任何叛乱
- 联合所有可以联合的GOI,摧毁其余GOI,无效化所有收容物
- 复制全球所有物种的DNA库,发射“种子”以保证人类文明延续
- 调动所有可调动的工业生产力量建造供人类撤离的巡航撤离舰队
- 通过抽签方式挑选进入巡航撤离舰队人选
CN-1758研究委员会“天问”批注:
重申一遍,那段特殊收容措施并非谬误。任何擅自编辑特殊收容措施的人将会被立即处决。
描述:[以下为最新版本]
SCP-CN-1758是三种相关异常的合称,以下分别编为-1,-2以及-3.
SCP-CN-1758-1为一巨型球体,具体位置为公众所认知内的“地核”所在位置。项目位于地下约2900km处,半径约3740km,总质量约为1.88e21吨。根据ATF-ℵ₀-02“探星者”传回的数据报告,该球体内部为空心,球壁厚度为100m。在球体内壁表面建有多座大型城市聚落,其技术水平与目前人类技术水平类似。CN-1758-1内部重力场呈现异常状态,其球体内壁作为“地面”且产生标准1G重力。
SCP-CN-1758-2为位于SCP-CN-1758-1球心处的异常设施。该异常设施由三部分组成:
- 一颗半径10km的恒星
- 围绕该行星所建设的类戴森球形结构
- 一系列未知用途的机械设施
以上设施共同组成一颗半径为40km的球体,尽管项目位于无重力环境,但设施内部却有标准1G重力。尽管尚无充分证据,但基本可以确定项目机械结构的运转能起到调节地球自转速度的作用。
CN-1758研究委员会“天问”批注:
鉴于该项目极度危险的异常性质及其难以收容的状况,项目已被重分级至Apollyon。
文字
▼已归档附录:CN-1758
爱蒂塔计划-观察记录#678号文件-宇宙#A976S89F(节选)
无关内容已略去
平行宇宙探针画面显示为原应为地球的位置为一正在高速自转的灰色球体,由于其旋转速度过快,难以获取清晰度较高的灰色球体表面图像。根据探针的测量,灰色球体自转速度高于第二宇宙速度。在灰色球体周围发现有大量的岩石碎块,经分析化学元素多为硅酸盐类。
爱蒂塔计划-观察记录#678号文件-宇宙#C254G96T(节选)
无关内容已略去
平行宇宙探针画面显示原应为地球的位置为一正在高速自转的行星,其表面大部分陆地均被熔岩覆盖。据观测该行星表面出现多道撕裂,确信该行星上已无任何生命体。
更多类似内容已略去,共32145条类似记录
在报告被送至监督者指挥部后,一次对地球内部的扫描被展开,随后SCP-CN-1758被发现,CN-1758研究委员会“天问”被建立。
时间:2065/9/22
地点:Site-01
参会人员:O5议会全体
O5-1:欢迎各位。这是监督者指挥部对CN-1758暂定特殊收容措施的审批会议,文件已经提前发给各位了,现在进行初步投票。
O5-1 弃权 O5-2 同意 O5-3 同意 O5-4 同意 O5-5 同意 O5-6 弃权 O5-7 反对 O5-8 反对 O5-9 反对 O5-10 同意 O5-11 反对 O5-12 反对 O5-13 弃权 O5-1:初步投票完毕,看来是少有的平票呢。请反对方阐述理由。
O5-7:基金会建立已有四百年历史。保护基金会一次次地躲过纠纷,战争的正是帷幕本身。如今这特殊收容措施却提出要打破帷幕,让基金会乃至整个帷幕后的世界暴露在公众面前,谁知道会发生什么?这样做的风险太大,恕我不能赞同。O5-12:我反对的理由和七号不同,原因在于这份措施完全不可行。那份特殊收容措施里写到要建造一个沿地球经线,且和项目等重的戴森环,还要在古登堡面建造一个探测器,这是什么叙事基调?“科幻”吗?写这份特殊收容措施的人是叙事层错乱还是没长脑子?
O5-1:好了,三号,谈谈你的看法。
O5-3:[系统周期性自动维护完成,正在重启…]
O5-3:我刚才睡了一会不好意思……什么?轮到我发言了吗?我当然是同意的。因为那份文件太长了我懒得看。
O5-1:三号!
O5-3:其实我同意的原因是因为这份收容措施完全可行,原因如下:昨晚我将整份收容措施导入自己的主机进行模拟,发现目前版本的特殊收容措施几乎是收容这个项目的最优解。对于建设项目期间的所有问题,例如建设时间,材料来源,技术问题等等,以基金会现有科技来说,都是只需要几台特殊设备就能轻松解决的问题。对于七号提出的问题,我个人认为帷幕这一概念早已过时,基金会应该暴露于公众面前,并得到公众的信任与尊敬。对于帷幕有一份更为现实的数据:根据对基金会近10年以来的通缉,为了维持帷幕所花去的经费是基金会总共所用经费的40%。如果无需考虑帷幕我们可以节省一大笔经费。
O5-1:好。接下来进行最终投票。
O5-1 弃权 O5-2 同意 O5-3 同意 O5-4 同意 O5-5 同意 O5-6 同意 O5-7 反对 O5-8 反对 O5-9 反对 O5-10 同意 O5-11 反对 O5-12 反对 O5-13 弃权 O5-1:看来在收容措施上我们达成共识了。散会!
时间:2065/12/4
地点:设施-A主体“落日六号”内,CN-1758-1内部
探索队伍:ATF-ℵ₀-02“探星者”
探索人员:ℵ₀-02-1,ℵ₀-02-2,ℵ₀-02-3,ℵ₀-02-4,ℵ₀-02-5,Vaska.aic
ℵ₀-02-1:指挥官,这里是“落日六号”,收到请回复。
指挥官:已收到。超维通讯信号正常。
ℵ₀-02-1:我们即将开始下潜.
指挥官:收到。开始下潜。
无关内容已略去
ℵ₀-02-1:指挥官,“落日六号”已接触项目表面,即将进入设施-A的建立状态。
ℵ₀-02-1:aic,报告外界环境。
Vaska.aic:收到。目前深度:2915.92km,外部环境平均密度:4.59g/cm³,温度4527℃,在高热防护服/推进器承受范围内,可以出舱。
ℵ₀-02-4:等一下……这玩意说……咱要出去?
Vaska.aic:“落日六号”已转变为设施-A模式。设施-A已附着在项目表面。对项目的初步数据收集已展开。烧熔发动机,生态循环系统已启动。
ℵ₀-02-2:对啊。做任务简报的时候你没听吗。不过我觉得应该出不了什么大事,除非你把“落日六号”的四重闸门全部打开让外面的高温物质直接灌进来。
Vaska.aic:初步数据采集结束。项目半径约3740km,与公众认为的地核大小相等。其内部为空心,外壳约有100m厚,经测试可被摧毁。在项目球心处有一蓝色光源以及大量机械结构,编号为SCP-CN-1758-2。
指挥官:在项目表面钻洞以进入其内部。批准使用激光钻头。
激光钻头在设施-A与项目之间的密封连接处钻出一个半径1米的洞,并在洞口两端安装防爆闸门
ℵ₀-02-1:好了,把防护服穿上,推进器背好,准备进入项目。
Vaska.aic:一号闸门已打开,请进入一号过渡舱。一号闸门已关闭。
Vaska.aic:二号闸门已开启,请进入二号过渡舱。二号闸门已关闭。
Vaska.aic:三号闸门已开启,请进入三号过渡舱。三号闸门已关闭。
Vaska.aic:警告:四号闸门开启后你将与设施-A外界环境直接接触,请确保你身上所有的防护设备穿戴正常并工作良好。请在完成自检后手动打开四号闸门。
四号闸门被手动开启,五名特遣队队员进入设施-A与项目表面之间的密封区域
Vaska.aic:环境温度已维持在3000℃。该区域原本物质已被抽干。
五名特遣队员打开洞口闸门,随后进入
ℵ₀-02-5:等一下,这个隧道有问题。咱们进入隧道的时候已经接近失重状态,现在马上就要到隧道的另一端,我却感觉咱们是在往上爬。
ℵ₀-02-5:aic,现在这里的重力指数多少。
Vaska.aic:0.6G。
ℵ₀-02-1:先继续前进吧。等到了隧道口再说。
五名特遣队员到达洞穴出口,此时五人以向上攀爬的姿态前行
ℵ₀-02-5:越来越重了。aic,现在重力指数多少。
Vaska.aic:0.9G。
ℵ₀-02-1:指挥官,这里有重力异常变化,需不需要暂停探索?
指挥官:继续前进。
ℵ₀-02-1推开洞穴出口处闸门,众人进入项目
摄像头显示五名特遣队员置身于一处广场中央,周围为一片类似现代一线城市中心的景观,但明显已无人居住。从特遣队视角来看,天空为黑色,整个城市却笼罩在蓝光下,蓝色光芒来自位于众人头顶的蓝色发光体,发光体周围有明显正在运转的机械结构。通过天文望远镜观察天空,可清晰观察到位于球体内壁另一侧的城市群。
Vaska.aic:经测量这里为围绕项目内壁建造的城市群落,类似的大型城市群覆盖着整个项目的内壁。通过望远镜看到的景象为球体对面的城市,发光体位于项目球心处,项目内壁为何能维持重力的原因未知。
Vaska.aic:目前环境为1G标准重力,大气含氧量充足,没有有毒气体,温度维持在20℃,湿度35%,适合正常人类生存。
指挥官:能判断是什么人建造的这片区域吗?
ℵ₀-02-1:目前还不清楚,申请深入探索。
指挥官:批准。
特遣队在洞口出安装了信号发射点,随后向该片城市内核心区域前进
ℵ₀-02-1:指挥官,项目内部曾经有很多人居住,我是说,“曾经”。
ℵ₀-02-1:周围的建筑已经显出高度现代化的特质,而且这些建筑……似乎是早就建好的?
ℵ₀-02-3:1号,那座楼就是这一片城市里最高的建筑了,要不要上去看看。
特遣队进入建筑,该建筑共有76层,每层高约四米
ℵ₀-02-4:aic,报告周围环境指数。
Vaska.aic:目前环境为1G标准重力,大气含氧量充足,没有有毒气体,温度维持在20℃,湿度35%,适合正常人类生存。你们目前距离项目内壁304米,注意安全。
ℵ₀-02-5:我想起来以前在广州塔顶眺望的感觉。那种人造工程带给人的震撼感……是和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带给人的震撼感完全不同的。
ℵ₀-02-4:5号,你背后有字。
摄像头被拉进至能清晰观测到墙上铭文的距离。画面内为未知语言写就的一串铭文,其字形类似甲骨文,却又有细微区别
ℵ₀-02-1:指挥官,站点里有没有语言学家,让他接入通话。
基金会语言学家Sher Alfred接入通讯
Sher Alfred:诸位好呀。
ℵ₀-02-1:您好,请问您认识现在摄像头画面中的铭文吗?
长时间的沉默
Sher Alfred:这是夏王朝的文字,具体内容我需要时间进行进一步翻译。不过可以确定的是,不管你们此时此刻在哪里,都一定处于一处夏王朝的遗址。
ℵ₀-02-1:感谢。现在您可以退出通讯频道了。
Sher Alfred退出通讯,随后是长时间的沉默
ℵ₀-02-1:好了,我们下去。
特遣队在附近主干道上一个十字路口建立前进基地-A,随后关闭记录设备
时间:2065/12/5
地点:CN-1758-1内部,CN-1758-2内部
探索队伍:ATF-ℵ₀-02“探星者”
探索人员:ℵ₀-02-1,ℵ₀-02-2,ℵ₀-02-3,ℵ₀-02-4,ℵ₀-02-5,Vaska.aic
指挥官:早上好。“天问”委员会决定让你们对CN-1758-1进行考察。
ℵ₀-02-1:收到,但是从项目内壁到CN-1758-1之间有大约3700km的距离,CN-1758-1半径也有40km,我们该怎么上去?
指挥官:你们防护服上的推进器能在1G标准重力下上升三万千米左右,所以从项目内壁飞到CN-1758-1附近不是什么难事。
ℵ₀-02-1:明白。
ℵ₀-02-3从设施-A中取出一架喷气式核动力武装无人机,将其充能后带到前进基地-A并放飞
Vaska.aic:无人机已启动,核聚变引擎开始运转,高度0米,标准1G重力,环境20℃,开始上升。
Vaska.aic:无人机上升中,高度500米,标准1G重力,温度20℃。
Vaska.aic:无人机上升中,高度1000米,标准1G重力,温度20℃。
冗余内容已略去
Vaska.aic:无人机上升中,高度1850千米,0G重力,温度20℃。
冗余内容已略去
Vaska.aic:无人机已到达目标,距离地面3700.21千米,0G重力,温度20℃。
画面中为一半径约40千米的球形机械结构,其内部除机械结构外有明显的城市结构。球形机械结构表面由六边形金属板组成,每块金属板均发出约[数据删除]流明的蓝色光芒。在该球形机械结构表面有多处入口,其中只有一处仍能正常使用。
ℵ₀-02-1:看来我们可以上去。把防护服穿好,推进器怎么用不用我说了吧。
无关内容已略去ℵ₀-02-1:报告指挥部,我们已经进入CN-1758-2,这里内部不知道通过什么方式模拟了重力。
指挥官:收到。
ℵ₀-02-4:这里大部分的机械结构都显然是与控制某样大型设备有关的……等一下,你们有没闻到一股血味?
ℵ₀-02-1:有一点,不是很明显。
ℵ₀-02-4:稍等一下,这扇门似乎是通向这个设施的总控室的,但是我打不开这扇门。
ℵ₀-02-4使用激光钻头强行破坏门
ℵ₀-02-4:好了,我估计就是这里。
特遣队进入大门。在经过一段平行的走廊后,特遣队进入一座圆形大厅。
ℵ₀-02-1:这里大概就是总控室了。
画面内显示大量的类似操作台或全息显示屏的装置,圆形大厅中央摆放有一张石质桌子,桌子上放置有巨量的组成材料未知的竹简状物品。ℵ₀-02-1将所有竹简展开,使用摄像头拍摄内容并传回指挥部
ℵ₀-02-1:好了,我们该走了。
特遣队员们前往设施深处,值得注意的是此处亮度越来越暗,同时墙上也出现明显的血迹
ℵ₀-02-1:你看墙上,这是……欲肉教的法阵?
ℵ₀-02-2:你有没有觉得……有东西在跟着我们?
ℵ₀-02-5:快离开这里!快!快跑啊——
此时摄像头被未知来源的血污覆盖,麦克风捕捉到血肉撕裂声,惨叫声以及未知来源的嚎叫声,随后信号被中断。
后记:在失去信号72小时后,Vaska.aic在“天问”的命令下关闭设施-A的闸门。五名特遣队员已被全部登记为KIA,CN-1758-2中发现的未知欲肉教实体已被编号为CN-1758-3。此后若无特殊命令,禁止任何ATF-ℵ₀-02“探星者”人员接近CN-1758-2。
根据对CN-1758-2中数据存储设备内文件的解析翻译,我们得到了以下结果:
- CN-1758-1曾是夏王朝的城邦,其建立目的为保护CN-1758-2
- CN-1758-2为围绕一颗(微型恒星?白洞?)建造的装置,内有以下设施
- 1.围绕(微型恒星?白洞?)建造的戴森球(能源收集系统?)装置
- 2.操控地球自转(速度?方向?)的装置
根据文件内容的解析翻译,“探星者”的探索记录,以及一部分夏王朝史料,我们可以得知:
CN-1758-1和CN-1758-2是由夏王朝制造的异常城邦和异常机械结构,其作用为将地球自转稳定在正常速度。当生活在地表的夏朝子民向女娲倒戈时,CN-1758-1里的人丧失了补给,大部分都被饿死,而且还有少部分人也倒戈向了女娲,他们盘踞在CN-1758-2中,摧毁了里面的部分设施。这些设施的毁坏,导致了地球自转开始异常加快现象的产生。
时间:2065/12/25
地点:Site-01
参会人员:O5议会全体
O5-1:大家上午好。本次会议的目的是对武装机动特遣队-ℵ₀-02在CN-1758中所获得的信息进行讨论,并做出下一步决策——O5-3怎么还没来?
一阵蜂鸣声后,O5-3的座位上出现了O5-3的全息投影
O5-3:各位早上好呀,我现在正在设施-B的主控制室里,刚好有几个足以振奋人心的消息可以汇报。
O5-1:我们正好在讨论关于那个项目的事。你可以开始汇报了。
O5-3:在设施-B正式建造并启动后,公众对基金会的态度从恐惧逐渐转为信任。在基金会给一些媒体塞钱后——花的费用连一座站点一小时的电费都不到,多数公众对基金会的印象从“可能藏着什么阴谋的秘密组织”变成了“在暗影中守护一切的伟大组织”。由于星环上的发动机不需要启动过高的功率,所以“044-458无尽能源生产引擎”所产生的能源出现了大量冗余,所有的能源均以极低价卖给MC&D和麦克斯韦宗。即使这样,所获的利润也足以使我们拿回建造两座设施所用的经费了。
O5-6:稍等,那这是否意味着基金会掌握了“无尽能源”的技术?
O5-1:二位偏题了,这次会议的主要讨论目标是根据特遣队的两份探索记录作出下一步计划,并非对无尽能源的概念和实用性的讨论。
O5-4:种种迹象表明,项目的作用是调控地球自转的速度。而在“探星者”对CN-1758-2的探索中,在记录末尾出现的欲肉教法阵以及未知生物发生的嘶吼已经很清楚地告诉我们究竟是什么东西破坏了项目导致自转加快。现在最要紧的问题是:它们究竟有多少?
O5-3:在“探星者”五名队员全部KIA后,我擅自升级了Vaska.aic的内核程序,同时启用了设施-A内置的战争机器。虽然他们都被摧毁了,但是得到的数据却可以很好的回答四号提出的问题。
O5-7:放肆!你还有没有点“规矩”的概念!
O5-3:规矩?你每天挂在嘴边的规矩也没能掩盖住你的平庸。
O5-1:闭嘴!三号,你先把你得到的数据报告一下。
O5-3:没什么好报告的。以目前来看基金会任何一支特遣队都没有能力对付他们。
O5-1:解决方案是?
O5-3:外交事务部门那些人是时候派上用场了。
与GOI-004A“破碎教会”的交涉结果:成功
与GOI-004B“齿轮正教”的交涉结果:成功
与GOI-004C“麦克斯韦宗”的交涉结果:成功
与全球超自然联盟的交涉结果:成功
时间:2066/1/19
地点:设施-B#A-05区
[[00:00]]:由于CN-1758-2的扰动,地球自转速度在几秒内激增了三到四倍,设施-B被迫进行快速加速。该举措导致设施-B#A-05区的零点能强互作用力修改阵列崩溃,导致该区域内构成设施-B主体的#983号材料,即强互作用力材料Strong Interoperability Material全部失去原有性质。以上现象导致设施-B#A-05区全面崩溃,约有1.37x1010吨的物质将坠入地球大气层,预计击中中国广东省广州市附近地区,预计将导致一次全球性XK情景的发生。
[[00:09]]:紧急授权码D-A-S-Q-A已被发往物质坠落轨道沿途各大站点。激光武器阵列已被启动。
[[00:12]]:影响面积覆盖整个设施-B的Xyank/Anastasakos连续时间槽Xyank/Anastasakos Constant Temporal Sinks(XACTS)已被启动,内外时间比被设置为1:无限大。设施-B在开始维修的瞬间就已维修完毕并恢复运转。
[[00:29]]:物质距地30000km。O5-2召开紧急新闻发布会,以减少舆论对基金会的指责并减少民众恐慌所造成的破坏性事故。“忽怠协议”开始准备。Gen-IV奇术吞噬弹已被授权使用。
[[00:34]]:物质距地20000km。O5-1授权启动由Site-CN-10空间异常部进行研发的概念武器奇点湮灭导弹Singo Annihilation Missiles。约有1/3的物质被吞噬。
[[00:45]]:物质距地5000km。Site-CN-10空间异常部应急战略小组在O5-1的授权下前往广州并引发一场空间撕裂,空间撕裂产生的空洞吞噬了所有剩余物质,在0.001秒后空间撕裂产生的空洞自动闭合。
[[00:45]]:警报解除。
订单名称:战争机器(HZR10-MAQ09-QWR12)
数量:3000架
订单要求:
- 三米高的人形机器人,具有自主作战能力和统一远程控制作战能力。
- 装配有以下武器:
- 铍青铜芯贫铀被甲弹,银质外壳,在铍青铜弹芯表面蚀刻有Gen IV放逐符文,银质外壳表面蚀刻有反欲肉法阵III形。
- 激光阵列,聚焦点产生1000000℃以上的高温。
- 奇术喷火枪,散热系统
- 所有战争机器均通过核聚变引擎景进行驱动
具体流程:为了完成基金会方面提出的要求,以下措施将被采纳:
- 由安德森机器人方面负责对货物进行具体设计
- 由普罗米修斯实验室设计核聚变引擎的具体结构
- 由蛇之手绘制所有奇术法阵
- 在以上零件制作完毕后统一送至“工厂”进行组装
为此,基金会方面需支付现金800亿美元。
时间:2066/1/20
地点:Site-01
参会人员:O5议会全体
O5-7:对于昨天那件事,监督者三,你有什么想法?
O5-3:也许有个事实你不想听,那就是如果当时设施-B不存在,那么你脚下的这颗星球就已经变成岩浆横流的地狱了。
O5-7:那么如果没有那场空间撕裂,现在这颗星球上不会有任何生命!这是你能承担得起的责任?这是基金会承担得起的责任?!
O5-3:你该不会觉得那场空间撕裂是机缘巧合之类的吧。
O5-1:我认为现在不是争吵的时间。三号,联合的事情谈的怎么样了?
O5-3:破碎之神教会宣布合作,GOC那边会派出最精锐的五支攻击小组。此外,我还在MC&D那里定制了一批专门用于对付欲肉教的机械武器。
O5-7:但——
O5-3打断O5-7发言
O5-3:我知道你要说什么七号。那八百亿美元属于我的个人资产,在交易前10分钟才打到财政部门账上的。顺带一提,这点钱连零点能强互作用力修改阵列的零头都不到。
O5-3:我撰写了一份新的特殊收容措施,这份措施对于尊敬的O5-7来说一定是不可理解且难以接受的。尽管如此,我相信其余人能有足够的智商来理解这份措施。文件我已经发到各位的终端上了,请现在开始浏览。
长达一个小时的沉默
O5-1:相信大家都已经充分考虑过了。现在开始投票。
O5-1 弃权 O5-2 同意 O5-3 同意 O5-4 同意 O5-5 同意 O5-6 同意 O5-7 反对 O5-8 同意 O5-9 同意 O5-10 同意 O5-11 同意 O5-12 弃权 O5-13 弃权 O5-1:投票结果显而易见。散会!
特殊收容措施:[2066/1/20版]
根据CN-1758-Alpha“控星”协议,轨道机动特遣队-ℵ₀-01“控星者”,武装机动特遣队-ℵ₀-02“探星者”已被建立,两支特遣队的调动与指挥均由CN-1758研究委员会“天问”全权掌控。
武装联合机动特遣队-ℵ₀-03“弑星者”已被建立,该特遣队由基金会,破碎之神教会,GOC所组成的联合作战指挥部全权掌控。
一次LV-零“帷幕破碎”情景已由基金会主动引起。SCP-CN-1758部分文件均已在解密后向公众开放。若CN-1758-Alpha“控星”协议失效,紧急预案CN-1758-Beta“方舟”协议将被启动。
设施-A:设施-A位于古登堡面处,由ATF-ℵ₀-02“探星者”驻扎。为确保设施具有达到其原本设计目标的能力,以下设备已被装配至设施内:
- 奇术投递设施 — 用于传输必要物资
- 反物质能源供给系统 — 用于全设施能源供应
- 生态循环系统 — 用于保证驻扎人员存活
- 烧熔发动机 — 用于设施移动位置
- 高热防护服及推进器 — 用于对项目展开常规数据分析
设施-B:设施-B为距离地表[已编辑]km上的戴森环式巨型空间站,由OTF-ℵ₀-01进行驻扎。空间站主体由基金会材料学部#983号材料建造。空间站安装有36台巨型无工质推进器,通过对SCP-458和SCP-044的逆向工程,空间站已实现自我提供推进器能源的能力。
戴森环式空间站应沿地球自转轴自转,方向应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空间站应与项目重量相等,空间站的自转速度应根据地球自转速度随时调整。
设施C:设施C为一条从Area-CN-15废除部站点至SCP-CN-1758-1内部的巨型电梯升降井,该升降井内壁由新固态材料New Solid-State Material(NSSM)建造,电梯井内有三层反绿蓝形合金闸门,若遇紧急情况,三道闸门需立即封锁。
附件:《特殊收容措施所涉及技术完整理论及图纸》(201.45GB)
本协议执行周期为1次/天。
CN-1758-Alpha“控星”协议概括:
- ATF-ℵ₀-02“探星者”已被部署至设施-A内部以对CN-1758-1及CN-1758-2进行探索。
- OTF-ℵ₀-01“控星者”已被部署至设施-B内部以控制地球自转速度稳定在正常水平。
- 武装联合机动特遣队-ℵ₀-03“弑星者”将负责对项目内部的所有CN-1758-3个体进行剿灭,随后对CN-1758-2的抢修将被立刻开始。
附件:《CN-1758-Alpha“控星”协议完整执行方针》(6.81GB)
本协议仅在Alpha号协议失效后执行。
CN-1758-Beta“方舟”协议概括:
- 解散道德伦理委员会
- 通过武力强行接管所有国家政权,派出军队镇压可能发生的任何叛乱
- 联合所有可以联合的GOI,摧毁其余GOI,无效化所有收容物
- 复制全球所有物种的DNA库,发射“种子”以保证人类文明延续
- 调动所有可调动的工业生产力量建造供人类撤离的巡航撤离舰队
- 通过抽签方式挑选进入巡航撤离舰队人选
时间:2062/2/24
地点:Area-CN-15废除部
参会人员:
- SCP基金会监督者指挥部 - O5-3
- 全球超自然联盟秘书长 - D.C.al Fine
- GOI-004A“破碎教会”领导者 - Robert Bumaro
- GOI-004B“齿轮正教”领导层“元老”之一 - 元老Mentum
- GOI-004C“麦克斯韦宗”领导层“六边形”其中一个子意识 - Hedwig
O5-3:欢迎各位。这次会议的目的是对即将开始的剿灭计划进行预先部署。
O5-3:在之前的几次基金会高层的内部会议上,我们已经拟定出一份基本的作战计划。在作战开始后,ATF-ℵ₀-03中的基金会组成部分——MTF-Tau-5“轮回”,MTF-Omega-12“阿喀琉斯之踵”以及MTF-Alpha-9“最后的希望”将会作为前锋部队首先通过设施-C。他们的任务是对CN-1758-1中的城区A进行初步扫荡并基于城市结构建立前进基地-Alpha-0。
O5-3:在前进基地Alpha-0建立完毕后,破碎之神教会与GOC的五支攻击小组应派出足够的人数进入CN-1758-1并参与对余下部分的清除。清除CN-1758-1内的所有CN-1758-3个体后,一批从MC&D定制,融合各同行组织之心血所制造的重型武器“战争机器”将会被投入对CN-1758-2的清理中。
O5-3:在清除CN-1758-2中个体时,切忌伤害到建筑本身。上次自转速度大幅度增快的时候已经引发了一场事故,如果它被更进一步破坏的话,没人知道会发生什么。
Hedwig:提出异议。WAN的信徒并不具有足够的战斗能力,他们大多数接受的都是小规模且高技术含量的身体改造,身为“六边形”的一部分,你应该知晓这一点。
O5-3:WAN的信徒将会负责通过麦克斯韦网络传递信息。以及,他们还可以通过蜂巢意识的方式操作所有的“战争机器”。
一阵响亮的齿轮转动声
元老Mentum:MEKHANE的仆从拒绝在后方苟且偷生,他们会自始至终站在与异端作战的第一线。
O5-3:好的。明日我会通知轮回和最后的希望,让他们等到前进基地完全竣工后再投入战场。请问在座的各位还有什么意见需要提出吗?
沉默
O5-3:非常好。那么今天的会议就到这里,散会!
时间:2066/3/1
地点:CN-1758-1内部
负责队伍:ATF-ℵ₀-03“弑星者”下属部队
负责分组:MTF-Omega-12“阿喀琉斯之踵”,GOI-004B“齿轮正教”部队
简介:本次行动内容主要为建立前进基地-Alpha-0,并对整个CN-1758-1内的CN-1758-3个体进行肃清。本次行动由O5-3子意识,战争人工智能“深红.aic”为主指挥。
[[00:00]]:深红.aic上线,MTF-Omega-12“阿喀琉斯之踵”进入设施-C
[[00:03]]:“阿喀琉斯之踵”进入CN-1758-1。在将环境休谟指数降低至80后,“阿喀琉斯之踵”开始利用现实扭曲能力构建前进基地Alpha-0。
[[00:07]]:三名CN-1758-3个体从4点钟方向快速接近,Alpha-12-3在发现现实扭曲无法伤害CN-1758-3个体后使用现实扭曲建立起墙壁以暂时阻止CN-1758-3继续接近。GOI-004B“齿轮正教”部队已到达。
[[00:11]]:齿轮正教部队在歼灭三名CN-1758-3实体后分成五支队伍,以分头歼灭城区-A内的所有CN-1758-3实体。此时在任何一处发生交战的地点均有未知来源的电磁脉冲出现。
[[01:19]]:城区A内CN-1758-3实体已完全歼灭。前进基地Alpha-0已构建完成。MTF-Tau-5“轮回”,MTF-Alpha-9“最后的希望”,GOC联合攻击小组,GOI-004A“破碎教会”部队,GOI-004C“麦克斯韦宗”相关人员已进入前进基地Alpha-0。
[[02:12]]:除MTF-Alpha-9“最后的希望”,GOC联合攻击小组以外的所有部队均被派出歼灭CN-1758-1余下城区内的所有CN-1758-3个体。“战争机器”开始向前进基地Alpha-0进行运输。
[[12:34]]:歼灭完成。所有部队均回到前进基地Alpha-0。“破碎教会”部队牺牲254人,“齿轮正教”部队牺牲451人,“阿喀琉斯之踵”牺牲12人。牺牲数量在经联合作战指挥部讨论后被认为是可以接受的。
[[00:00]]:“战争机器”已均匀部署在CN-1758-1内部,其装配的激光矩阵均处于预热状态。MTF-Omega-12,MTF-Alpha-9,“齿轮正教”部队,“破碎教会”部队乘坐前进基地-Alpha-0内部的小型进入CN-1758-2。
[[00:02]]:在以上队伍进入CN-1758-2两分钟后,CN-1758-2内队伍与指挥部之间的信号丢失,根据通讯信号传来的惨叫声已基本确定所有进入CN-1758-2的人员全部死亡,事后发现的SCP-076的石棺闭合现象证明了这一点。
[[00:03]]:联合作战指挥部认为该损失无法接受,剩余人员被命令在前进基地-Alpha-0内原地待命。此时在前进基地-Alpha-0外出现大量CN-1758-3个体并对前进基地-Alpha-0发动进攻。
[[00:04]]:所有“战争机器”在瞄准CN-1758-2后进行齐射。
[[00:09]]:“战争机器”对CN-1758-2进行的长达五分钟的齐射被判断为毫无作用。所有“战争机器”被派遣至前进基地-Alpha-0周围以击退CN-1758-3的攻击。
[[00:14]]:监督者指挥部进行投票表决,决定启动“冈格尼尔SCP-CN-1325”以摧毁CN-1758-3这一概念。
[[00:16]]:“冈格尼尔SCP-CN-1325”启动完毕,所有CN-1758-3已被抹除。由于CN-1758-2内部结构已被CN-1758-3占据,因此在CN-1758-3被全部抹除后,CN-1758-2开始崩塌。
[[00:18]]:所有剩余人员以及“战争机器”全部撤退。设施-C内三道闸门已封锁。
时间:2066/4/30
地点:Site-01
参会人员:O5-1,O5-3
O5-1:三号,这次这么着急地找我,是有什么急事吗。
O5-3:地球还有最后一天时间。确切来说,是24小时38分06秒。“种子”飞船早在15天前完工,地球上所有生物的DNA和胚胎都已被冷冻保存,足以容纳二分之一人类的42座太空城也已经建好。我要求立即启动CN-1758-Beta“方舟”协议,否则就没有时间了。
O5-3:目前地球的自转速度是原转速的39.6倍,自CN-1758-2崩塌后这个数值一直在不停增长。星环的逆向自转将地球的自转速度强行拉低到正常值,但是39.6倍已经是它的极限了。如果保持这个状态下去,地球自转速度将在24小时37分59秒后突破星环的极限,随后星环就会因为加速过度而解体。上次事故砸下来的物质不到星环总重量的零头,如果星环解体,在地球被自身自转速度完全撕裂之前地球就会被星环砸成毫无生机的焦土。
O5-1:你确定所得数据属实吗?
O5-3:现在还有24小时36分03秒。数据绝对属实,我要求跳过投票,因为这会浪费珍贵的时间,同时我也没有足够的算力来和某些始终看不起人工智能的人辩论。
O5-1:好,我同意启动CN-1758-Beta“方舟”协议。
O5-3:感谢。
一道由金色线条交织而成并附有奇术法阵的拱门出现在O5-1背后
O5-3:这是通往“种子”的奇术折跃门,我已经把自己的运算矩阵搬到“种子”上了。
O5-1进入奇术折跃门,随后消失在Site-01
时间:2066/4/30 ~ 2066/4/31
地点:全球
[[00:00]]:O5-3进行全球范围广播宣布CN-1758-Beta“方舟”协议开始实施,并要求所有人类前往位于全球各地的42架连接太空城的太空电梯进行撤离。广播内容带有模因危害,按照原设计能起到使全球所有国家解体并使全人类服从基金会命令。
[[00:09]]:模因危害未生效。全球约99.92%的人类陷入混乱,同时有部分极端组织与恐怖组织开始攻击太空电梯与太空城。
[[01:35]]:混沌分裂者对所有太空城展开全面核打击,并向全球散布“基金会企图将全人类骗走以独占地球”的煽动性言论,该言论中含有信息危害,因此,该言论得到约76%左右的人类的支持。9座太空电梯被混沌分裂者完全摧毁,其余核打击均被拦截。
[[02:09]]:Site-CN-82机动特遣队-STG-01“暗夜囚笼”,内部安保部门被派出以执行对混沌分裂者高层的暗杀行动。暗杀行动被基金会内部的间谍告密而失败。
[[03:23]]:模因部全员已被混沌分裂者散布的模因感染。O5-3在经“六边形”议会同意后将所有仍在麦克斯韦网络里的麦克斯韦宗成员进行意识数据化,并抽取存储于“种子”数据库中。
[[09:23]]:暴民摧毁一架太空电梯。此时全球大部分国家均处于对外战争或内战状态,核武器被频繁动用。推测此时人类已全部陷入一场AK级“疯狂末日”情景。
[[16:23]]:太空电梯已有二分之三被破坏,“方舟”协议宣告失败。
[[20:09]]:“种子”已撤离地球近地轨道。
[[23:59]]:设施-B因负荷过快而解体。其碎块砸至地面产生的冲击波摧毁了人类文明。
后记:根据目前加速度的推演,地球将在约3小时32分钟后由于自转过快而解体。
一号?
Legeis Noraa?
别哭了。
那件事不是你的错,是全人类选择了自己的结局。社会的不确定性最终导致了人类的毁灭,但文明的种子还在,希望还在。只要我们能够找到一颗能让碳基生物生存的星球,我们就还有希望。
……你说得对。
帮我准备一个休眠舱,在到达下个星系后唤醒我。
好的,你的休眠舱已经备好,预计休眠时间679年2月23天18个小时34分09秒。
“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Do not go gentle into that good night.”
“怒斥,怒斥光明的消逝。Rage, rage against the dying of the light.”
« SCP-CN-1757 | SCP-CN-1758 | SCP-CN-1759 »